IT狗黄吉米是一个从不问路的路盲。
以前无论上班还是上街,一本最新版的上海分区地图册、一个指南针,总是少不了的。
有了智能手机,地图册和指南针是退休了,可你又会看到一个拿着手机,不停对着天空划“8”字,以便让手机上的指南针确定方向的人。
黄吉米觉得自己性格内向,但什么叫“内向性格”呢?
我们通常把那些比较沉默的、不太与人打交道的人称为内向性格,把性格活泼开朗的人称为外向性格。
但是,这并不是内向与外向的本质区别。很多内向型人,并不是不擅长与人交流,而是不喜欢。
比如说,黄吉米考虑要不要买Iphone7,明明朋友已经入手,问一下,10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,他偏要花半天的时间研究各种测评。
有一项工作,可以移交给同事完成,但沟通工作要花15分钟;也可以自己做,同样要15分钟完成,可他宁可自己手顺完成了,也不愿跟同事配合。
MBTI16型人格对内向性格的定义是:专注于内心世界,通过仔细考虑资讯、观点、概念来获得满足感,而不是通过与人相处、团队合作来获得满足感。
比如,和朋友的交谈中,你听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,或者,你自己在阅读中,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,哪一个更让你开心?如果是后者,你很可能倾向内向性格。
当然,没有纯粹的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,如果有,一定是在精神病院里。也就是说,每一个正常人身上,或多或少有一些内向性格的因素。
“我喜欢独处,喜欢和我的狗一起散步,一起欣赏树木、花朵、天空……如果给我机会让我从周六晚上独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,我会很开心。”
——内向性格的赫本说
二、内向型人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吗?
总体上而言,在西安普华口才培训的过程中这个世界对内向型人(特别是男性)充满了各种偏见。
小时候,妈妈总说:“这孩子,见了生人就躲,长大肯定没出息。”(内向=没出息)
上学时,老师说:“其实是个聪明孩子,就是太胆小,以后只能吃公家饭。” (内向=保守)
找工作,面试官说:“我们需要那种勇于表达自己,积极进取的员工。” (内向=没有进取心)
相亲后,姑娘说:“太闷了,以后肯定不懂情调。”(内向=无趣)
美国有一位专门研究内向性格的专家苏珊•凯恩(susan cain),她写了一本书,叫《安静:内向性格的竞争力》,书中认为:在强调竞争、高调与张扬的现代社会,外向者往往被赋予更有能力的假相——这一点上,中国也越来越像美国。
所以很多内向型人,都一度很羡慕那些能在人群中高谈阔论、在朋友聚会时谈笑风生的人,虽然明知那些场面话没有一句话是走心的。
于是,他们开始屈从于社会偏见,强迫自己从心爱的书里走出来,强迫自己融入那些热闹的社交场合,强迫自己与莫名其妙的人强颜欢笑,还美其名曰:改造性格。
西安演讲口才培训的一位所谓的成功人士在“成功性格培训”上,分享自己的“成长感悟”时说:“我从小就很内向,特别不自信。跟别人说话也是结结巴巴,大学毕业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。后来,一个偶尔的机会,我上了这个课,从此我努力改变自己,大胆地跟陌生人聊天,不管会不会被对方嘲笑。今天,我在这里为大家演讲,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孤僻自卑的我了……”
你骗谁呢,大哥!不就是为了卖课吗?你不是成功地改变了自己,你是成功地恶心了自己。
对于有志改变自己的性格的朋友们,性格理论要对你说一声“对不起”了。在对MBTI性格测试的结果长期追踪中发现,16型人格的四对性格特征中,“内倾——外倾”是最稳定的一对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