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技巧

演讲技巧:刺激感官

时间:2024/3/26 8:54:10  作者:普华口才官网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查看:14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著名演讲家邵守义教授在《实用演讲学》中旗帜鲜明地指出,演讲的语言不仅要准确、通俗,而且要有磁石一般的吸引力,这样才能引起听众极大的兴趣。那么,什么样的语言有这样的魔力呢?邵守义教授认为,那些对感官有刺激性的语言就有这样的妙处。01 刺激视觉,让听众如见其人广东省中山市语...
著名演讲家邵守义教授在《实用演讲学》中旗帜鲜明地指出,演讲的语言不仅要准确、通俗,而且要有磁石一般的吸引力,这样才能引起听众极大的兴趣。

那么,什么样的语言有这样的魔力呢?

邵守义教授认为,那些对感官有刺激性的语言就有这样的妙处。

01
图片

 

刺激视觉,让听众如见其人

广东省中山市语文特级教师韩向党的演讲《坚持与放下》:

2003年,他去了西藏,医生曾告诉他,他的腰椎间有一个血管瘤,必须减少行动,最好是坐轮椅,否则随时可能瘫痪。

但他不信这个邪,还是要去爬山,而且是喜马拉雅山。

在登顶下撤的途中,在8800米的位置上,天气非常不好,阴天,刮风,下雪,他特别想坐下来,但受过的登山训练告诉他,要是坐下来,可能就永远起不来了。

那一刻,他根本不确定能不能活着回去,拿他自己的话说,好像进入了天堂一样,因为他见到的不是空氧气瓶,就是遇难者的尸体。

那些遇难者的表情,没有痛苦,没有狰狞,没有死亡之前的挣扎,都很安详。

可就是这样的状况下,他还很乐观地诅咒自己——如果能活着回去,将来绝不再返回喜马拉雅山;如果再返回来,就是个王八蛋!

最后,他安全回来了,那个诅咒也忘了。

韩向党老师的演讲之所以能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,除了所举的例子很有震撼力外,还在于他用刺激视觉的语言描写遇难者,给听众塑造了一个坚强者的形象。

演讲时,演讲者要根据人物的实际,着重抓住人物最能打动人心的行为、语言、心理、细节等,运用给听众以视觉冲击的语言技巧,再现鲜明、生动、感人的人物形象,从而起到教育人、鼓舞人的作用。0

2
图片

刺激听觉,让听众如闻其声

国家一级演员袁小泉在一次座谈会痛陈医疗界的弊病,提到这样一个故事:

有位姑娘站在椅子上举起双手想采葡萄,不料却惊动了上面的一条蛇,那蛇昂起蛇头,伸出蛇信,“唰”地冲了过来。

吓得姑娘“啊呀”一声惨叫,紧闭双眼,虽然没给蛇咬到,但是惊吓过度,两条胳膊的神经僵住了,一直举在头顶上放不下来,试了很多方法也都失败了。

后来,一位刚出道的年轻郎中请了几十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,在葡萄架下团团围着,然后在老地方放好那把椅子,让姑娘还是站在上面。

年轻郎中和姑娘聊了几句,乘其不备,突然从袖子里拔出一把锋利的剪刀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将姑娘裙子上的腰带“咔嚓”剪断!裙子“哗”地下来,吓得姑娘“啊呀”一声尖叫,两只手用力把裙子“啪”地抓牢!

众人一看,两只手放下来了!这叫什么?叫对症下药!不对症,哪怕再多名医都不管用!

在这一段绘声绘色的讲叙中,“唰”“啊呀”“哗”等拟声词的运用深深刺激了听众的听觉器官。

这样的话语,自然容易吊起听众的“胃口”,也更好地证明了主题。

明智的演讲者,不会空洞地说教,枯燥地讲理,而会灵活地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,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,进而更好地表达主旨,传递信息,达到教育和启发听众的目的。

03
图片

刺激触觉,让听众如临其境

丘吉尔《关于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广播演说》:

我看见俄国数以万计的村庄正在耕种土地,正在艰难地获取生活资料、那儿依然有着人类的基本乐趣,少女在欢笑,儿童在玩耍。

我看见纳粹的战争机器向他们碾压过去,穷凶极恶地展开了血腥的屠杀。我看见全副戎装,锋利的佩剑、马刀和坚硬的鞋钉叮当作响的普鲁士军官,以及刚刚威吓、压制过十多个国家的、奸诈无比的特工高手。

我还看见大批愚笨迟钝,受过训练,唯命是从,凶残暴戾的德国士兵,像一大群爬行的蝗虫正在蹒跚行进。

我看见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在天空盘旋,它们依然因英国人的多次鞭挞而心有余悸,却在为找到一个自以为唾手可得的猎物而得意忘形。

在这番嚣张气焰的背后,在这场突然袭击的背后,我看到了那一小撮策划、组织并向人类发动这场恐怖战争的恶棍。

听众听了“碾压”“锋利”“爬行”等这样刺激触觉的词组,似乎也会有深深的恐惧感,会对希特勒和纳粹的横暴凶悍、野蛮侵略充满憎恨。

这就是语言作用于听众触觉所产生的作用。演讲者要善于运用刺激听众触觉的语言渲染或创造气氛,直接或间接地再现特定情境,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,从而更好地帮助听众感知、理解演讲内容,增强演讲功

4
图片

刺激味觉,让听众如品其食

著名美食家陆文夫在一次演讲中,介绍陕西岐山的臊子面:

每逢老人做寿,一碗热腾腾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是绝不可少的。

吃臊子面最讲究的要数流水席。早上天刚亮,吃面的流水席就开了。

陕西人把肉丁炒制的配料叫臊子。据当地的史志记载,岐山臊子面起源于3000年前。岐山臊子的制作更为讲究,肉丁切得薄而匀,干煸至透明状,再配以醋和秦椒辣面,文火慢炒。上等的臊子应该是色泽鲜红纯正,口感酸辣突出。

这样一勺色泽油亮,辣而不燥的红油臊子,正是岐山臊子面的精髓所在。

臊子面的配菜讲究五色,木耳豆腐寓意黑白分明,鸡蛋象征富贵,红萝卜寓意日子红火,蒜苗代表生机勃发,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代表了岐山人对生活的美好祝福。

几千年来,臊子汤在岐山每家每户的面锅里翻滚着,岐山臊子面更成为了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。

生动的描述,详细的讲解,不仅激发了听众对美食的垂涎欲滴,也领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其实,演讲语言是有生命力的小精灵,它能刺激听众的感官,能把颜色、味道、特征等都真实可感地呈现在听众眼前,这样的语言远比那些抽象的、无味的语言出彩。

有的演讲,听着很乏味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刺激听众感官的语言,导致听众情绪下降、思维疲劳。我们在演讲实践中不妨多用用对感官有刺激的语言。

相关评论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报名咨询电话:15029098539 陈老师 微信同号;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十字东南角华旗国际广场19楼1950闽ICP备12010380号
Powered by OTCMS V2.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