沟通技巧

想毁掉一段关系,就一直迁就对方

时间:2022/2/13 13:05:56  作者:普华口才官网  来源:网络转载  查看:48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席慕蓉的《独白》其中有一段:“在一回首间,才忽然发现,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,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。”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,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,所有的桎梏。走到中途,才发现,我只剩下模糊的面目,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。&rdq...
席慕蓉的《独白》其中有一段:“在一回首间,才忽然发现,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,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。”

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,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,所有的桎梏。走到中途,才发现,我只剩下模糊的面目,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。”

诗让人掩卷思考,人只为了别人满意,就容易迁就对方。但一味讨好迁就,感动的只是自己。因为任何关系,无论好坏,都是双方互动的结果。
而在一段坏关系中,受害方的回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,不恰当的回应才是最大的帮凶。而无底线的迁就,是造成双方关系不平等的最大帮凶,想毁掉一段关系,就一直迁就对方吧。

01

一味迁就,失去底线

小南和平平两人从小学就认识,平平家境一般,小南家里富裕一些。上学时小南就经常给平平带好吃的,出去玩也几乎是小南买单。平平刚开始感激,慢慢也就习惯了。
毕业后出去玩还是小南花钱,小南的工资不是很高,和平平出去多了就有些捉襟见肘,可平平丝毫没有平分费用的意思。小南心里泛起了嘀咕,嘴上却什么都没说,因为一直是她花钱,这似乎成了习惯。
直到一次,小南有急事需要钱,她第一次开口问平平借,结果平平说自己让别人代购了很多东西,没钱。最后小南还是借同事的钱解了燃眉之急。

那一天,小南删除了平平所有的联系方式,二十年的朋友做到头了。她们之间还真应了那句话:你若好到毫无保留,我就敢坏到肆无忌惮。

老话说:“斗米养恩,担米养仇。”平平谈不上是十恶不赦的坏人,却薄情之极。但平平的薄情可以说也是小南纵容出来的

而小南到最后都不敢开口:“以前我体谅你,我花钱多一些,现在毕业了咱俩AA。”

曾看到一个问题:“忽然结束一段关系的是怎样的人”。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:“失望,无止境的失望,才能让自己下决心止损,在另一人看来是忽然离开,在离开的人是不得不,因为他们害怕冲突”

所以在任何关系里,不要总是迁就对方或给得太满,你以为别人会念你的好,而TA只会觉得理所应当。人不会对容易得到,且有很多富余的东西珍惜,无论物质还是感情,这就是人性。

容易迁就别人的人,在一次次妥协中失去原则,好到没有底线,这样的人注定被辜负。而他们也往往收获不到亲密关系,得不到尊重。
02

一味迁就,既不尊重自己,也不尊重别人
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分享了他朋友的一段话,大意是,在一段关系中对方做了伤害你的事,你没有基于真实的感受做出反馈,而是隐忍,委屈的你既没有尊重自己,也没有尊重TA,更没有尊重这一段关系。
当你表达出不满甚至恨意,你才是尊重到对方。你让对方明白TA这样做是不对的,正确的回应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,会让别人能够更好地与你相处,TA也因此成为更好的人。

这段话适用所有的关系,你被别人伤害了,若没有表现出愤怒、不满等情绪,对方会默认这是你的认同,继而会更加得寸进尺。

电视剧《我是余欢水》中,余欢水在公司不受待见,一手带出来的徒弟都瞧他不起,余欢水接儿子放学向领导请假,领导以失业吓唬不许他去,中秋节还被罚打扫公司卫生。
友问他借了十三万,等到余欢水要钱时,朋友却出各种幺蛾子,找理由就是不还。

他越迁就讨好所有人,别人就越发瞧不起他。直到他被误诊得了胰腺癌晚期,没有明天,让余欢水开始观照自己真实的感受。他讨回了欠款,同事让他不爽直接开骂,也不再对上司唯唯诺诺。

有趣的是,领导欣赏余欢水现在爱谁谁的态度,说他以前要是这样,早就被重用了。

这虽然是个类似寓言的故事,却让人咂摸出些许滋味:总是小心翼翼地迁就他人,可能更让人瞧不起,你无所无惧的样子,才能收获到欣赏的目光。

这个道理适合任何关系,与人相处,不要阉割掉自己的情绪,委曲求全,你都没有尊重自己的感受,还指望对方尊重你吗?
真在乎一段关系,不管是爱情、友情,对方不对就应该及时说出,而不是一方憋着迁就,另一方还不自知。
指出对方的问题,对方不接受,完全可以大踏步走开,因为TA只喜欢你委屈自己,讨好TA的样子。如果对方接受,不但改善了关系,还让彼此学会如何尊重自己,尊重他人
涂磊说:“人最怕忍,小病忍成大病,简单的事忍成恶疾。你要敢于表达啊,在生活当中,真正的宽容,不是回避矛盾,而是直面它然后去解决,之后回归和谐。”
03
好的关系,要有来有往

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,所有的关系都得是你来我往,才能良性发展下去。当然往来的不完全是金钱物质方面,更重要的是你与对方在精神上能否同频。

往而不来或来而不往,有时候是人品、修养的问题,有时候是对方与你已经不再一个层面上了。
汪曾祺的《鉴赏家》讲了这样的故事,有一个大画家叫季匋民,最能欣赏他画的人叫叶三。叶三是专门给大户人家送时令水果的。
季匋民不喜欢假名士的高谈阔论,却非常看重叶三的品评。叶三虽不是文人,他却看得出画到底妙在哪儿。
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,叶三说紫藤里有风,问是怎么知道的,答花是乱的。季匋民又画了个老鼠上灯台,叶三看了说这画的是小老鼠,因为它很顽皮地把尾巴卷在台灯柱上。
叶三还能指出画里的错误,季匋民称叶三是老师。季匋民不轻易送画,却送了叶三很多画,并告诉叶三,画不提上款可以卖钱,叶三说他不卖。
季匋民死后画价大涨,有日本人找叶三买画,叶三不管价钱多高都不卖。叶三死后,家人遵照遗嘱把画放在棺材里,一起埋了。

季匋民和叶三双方地位悬殊,双方给予的东西也不能等价,但在艺术的天地里他们能唱和,是一段伯牙与钟子期式的佳话。
他们在精神关系层面,没有一方仰起脖子拼命讨好,亦没有另一方斜眼睥睨内心哂笑,双方是有来有往的,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在比武,一阵刀光剑影,都在为对方暗暗叫好。
周国平说:一个愚钝的人坐在一群才华横溢的朋友中间,不过是一具木偶,一个讽刺,一种折磨。每人都是一个神,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。
深以为然,神和神才能相谈甚欢彼此唱和,如果是神和人,神可以向下兼容人,人却不能懂神。一方弯下身子一方踮起脚,时间久了,大家都会累。
     
4现在流行一句话叫,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。其实是大家所处的世界慢慢不一样了,思想观念消费方式都不一样了。

刚开始去了新世界的人,还会极力来拉曾经有过交集的朋友,奈何久久没有反馈,曾经的有来有往变成往而不来,或者来而不往,自然就散了。

这个时候走得快的人不必再等,走得慢的人不必再追,放过彼此,大家都会找到同频的人。

三毛说:“任何关系,合得来就合,合不来就散,没什么大不了。迁就多了,理解多了,估计多了,痛苦自然也多了,没这个必要。”

而且还要礼尚往来,半斤对八两,这不是世俗不是计较,而是一等一的大智慧,人与人交往的本质就是能山鸣谷应。
相关评论
评论者:      验证码:  点击获取验证码
报名咨询电话:15029098539 陈老师 微信同号;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小寨十字东南角华旗国际广场19楼1950闽ICP备12010380号
Powered by OTCMS V2.85